您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诗词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译文_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发布时间:2024-11-05 10:55:40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译文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

杜甫〔唐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表达什么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译文: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鸡蛋撞地球活动文案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创作背景: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作者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乡愁的诗句_乡愁的诗句全文图片
关于(精选160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愁...
日期:07-26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蒹葭古诗原文赏析)
汇编5篇1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
日期:05-25
女人感悟生活的句子_生活感悟的句子摘录
【推荐】生活感悟的句子摘录38句两口子最重要的是一起吃饭聊天过日子,而不是天天一起么么哒。一开始年轻的时候恋爱都被么么哒吸引了,最后长大了才知道,如果老是么么哒、萌萌哒...
日期:08-09
李贺的将进酒全文_李贺《将进酒》的全诗翻译赏析总结
李贺《将进酒》的全诗翻译赏析总结将进酒李贺琉璃鍾,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日期:05-24
爱情优美语句摘抄(爱情优美句子书籍)
爱情优美语句摘抄当你真正去做些什么的时候,往往也是很多事都无法回头的时候。我喜欢这光阴里的人或者事,滚滚红尘,人讲人缘,物讲物缘,缘来缘去,我已经知道,那属于我的,都将是好光阴...
日期:05-25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诗鉴赏及译文_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译文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诗鉴赏及译文1《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代:韦应物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日期:06-14
卖炭翁教学课件_卖炭翁教学视频
卖炭翁教学课件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2.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3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教学设想:通...
日期:08-15
造房子教学反思_健康教案《造房子》
(精选5篇)二月再见三月你好的优美句子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日期:07-07
立冬的诗句发朋友圈_立冬的诗句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日期:07-23
关于杜牧的诗句有哪些_杜牧的爱国诗句有哪些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那么,杜牧的爱国诗句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看看吧!郡斋独酌(摘其部分)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
日期:05-24
论文评审表评语怎么写_硕士论文评审评语
大全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评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评语可有效引导被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评语才是好的评语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希望...
日期:05-27
中秋节象征团圆的诗句(中秋节团圆的古诗大全)
中秋节象征团圆的诗句(通用50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
日期:05-31
登快阁黄庭坚原文_登快阁黄庭坚原文及翻译
登快阁黄庭坚原文《登快阁》是由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所写的七言律诗。选自《山谷全集》,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登快阁黄庭坚原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登快阁宋代...
日期:05-30
赞美冬天的古诗词名句_赞美冬天的经典诗句
关于赞美冬天的经典诗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
日期:03-01
追悼大会悼词优秀_追悼大会答谢词范文
为了对死者表示缅怀,就常常需要准备悼词,悼词是单位(团体)代表人在追悼会上对去世者表示沉痛哀悼的讲话。那么优秀的悼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期:05-24
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古诗整理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鉴赏这是...
日期:06-14
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_林清玄散文感悟100字
11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欢迎阅...
日期:11-12
成长经历作文(成长经历作文800字初中)
关于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
日期:05-25
过中秋节的心情文案_中秋节一个人心情文案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文案吧,文案用以分享生活日常和自己的感悟。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文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中秋节的心情文案,欢迎阅读,希...
日期:05-31
《离骚》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_离骚文学常识
《离骚》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一.屈原的生平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离骚》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
日期: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