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楼古诗词鉴赏
一、原文翻译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二、注释解释
- “雄雄”:形容黄鹤山势势雄伟。
-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 “四面生白云”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四壁笼罩着朵朵白云,“中峰倚红日”则表示山顶与红日相对,气势磅礴。
-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 从侧面描绘山势,三面临天,高耸入云,气若天开,形若坚石。
-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 黄鹤山被称为“仙山”,传说中仙人在此练飞术,李白向往这一仙境。
-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 一朝被仙人飞升,千百年来,唯有石室安在。李白与仙人共度了一段闲适的生活。
-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 酵精生烟尘,玉液存石 accum。黄鹤山的炼丹环境令人向往,却又充满神秘感。
-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 整片荒凉,草木丛生,灵芝之类药草已枯萎,表现出一种无常和神秘感。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的诗歌,完成于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诗中描绘了黄鹤山的雄伟壮丽与传说中的仙人飞升仙境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后两句写到石室空寂,诗人向往仙人在此炼丹,表达了超然脱俗、远离尘世的情感。
四、诗歌赏析
-
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山的雄伟壮丽和传说中的仙人飞升仙境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与神话的高度向往。李白虽隐居巴陵江夏,但诗人却能够望遍黄鹤山,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其威势与神秘。 -
黄鹤山的历史传说
黄鹤山被称为“仙山”,因传说中仙人在此练飞术而闻名。李白对此有强烈的向往,认为飞到这样的仙境是人生的一部分。这一设定使得诗更加富有象征意义。 -
诗中的炼丹景象
烘盘生烟的玉液存石,仿佛与仙人炼丹后的宁静气氛相呼应。这种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又暗示了一种超然脱俗、远离世俗的情感状态。 -
隐逸黄鹤山的生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黄鹤山的向往和隐逸的情怀。从“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可知,诗人并未放弃与黄鹤山的交往,而是将其视为自己人生中重要的寄托。
五、总体评价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鹤山的雄伟与传说中的仙人飞升仙境,展现了李白超然脱俗的情感。其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又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种风格在后世文化中广为传颂,成为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罗伊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10-19/2714.html
- 上一篇: 陪伴孩子成长的演讲稿(陪伴孩子成长 感言)
- 下一篇: 渔家傲古诗鉴赏(渔家傲古诗原文及翻译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