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早期古典诗人
《七律·端午》(明•边贡):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七律·端午》(明•边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2. 中世纪诗人
《和端午》(宋•张耒):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已酉端午》(明•贝琼):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3. 近现代诗人
《喜迁莺》(宋•黄裳):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和端午》(宋•欧阳修):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渔家傲》(宋·欧阳修):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罗伊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11-15/3675.html














